行业动态   News
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

歼10弹射座椅,我们需要更可靠的!!!

2016-11-15 13:21:34      点击:

11月12日,歼10首位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跳伞失败不幸牺牲,令人惋惜悲痛。据媒体报道,事故发生时前舱男飞行员跳伞成功但受伤,后舱的余旭弹射跳伞时撞到僚机副翼导致跳伞失败不幸牺牲。

 八一飞行表演队自从2009年底进入歼10时代后,被广大军迷昵称为“巴依老爷安全飞行示范队”,素来以表演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而著称,怎么会出现飞行故障呢?歼10上配备的“零-零”弹射座椅(零高度、零速度下安全弹射)性能先进,怎么没能保证飞行员的安全?

下面说说弹射座椅

 “零-零”弹射座椅的技术早已普及,是当代航空救生领域的标配,但实际上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必定是突发而且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弹射座椅,在弹射前,飞行员会有考虑思索的过程以及处置情况的反应,这一过程的存在,会使弹射座椅“理论上”的反应时间大大加长。

 10上采用的是HTY-5弹射座椅。在此次事故之前,歼10上的这款座椅除了一次飞行错觉导致的撞击事故以外,均成功完成救生。无论是性能还是可靠性表现上,都与目前西方三代战斗机所用弹射座椅处于同一级别。

弹射椅由德国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所发明,当时制造商已预算将来战斗机逃脱成功率因高速而越来越低(有可能在坠落途中驾驶员用传统逃生方式时会被螺旋桨打到),故开始研发合适的救生设备。

 弹射椅起初采用压缩空气作弹射动力,但发展气密保持技术的困难和动力不足都让此类首款“0代弹射椅”终告失败。及后科学家利用火箭动力,成功研发“1代弹射椅”。此款弹射椅约在19431944年量产,第一批被安装的飞机应该是He-162He-219Do-335(最先装的可能是He-162)。及至现代,弹射椅已为全自动程序装置,飞行员只要拉动弹射手柄,从座椅弹出至乘降落伞着陆全都会按程序自动完成。

虽然随着弹射椅大力改进,但是也不能百分百的保证飞行员的安全,为此新闻中不断曝出一些国家为试验战机而导致飞行员牺牲的事例。就在去年十月,一则新闻可谓是大大涨了中国的脸,因为一款战机虽然坠毁,但为了避开居民区,飞行员愣是直到座驾急降到351低空才弹射离机,并且飞行员是活着走下弹射座椅。

 去年发生问题的战机也是中国主力战机歼10。在弹射救生方面,它采用了传盖式火箭弹射座椅。

 

1992年3月,歼-10飞机弹射座椅完成方案论证转入初样设计阶段。19953月,正式进入试样研制阶段。19983月,随歼-10飞机首飞成功。

 2000年11月至20016月,歼-10的火箭弹射座椅进行了火箭弹射座椅空中弹射试验。试验在平飞、俯冲、横滚、下沉、倒飞、平飞大速度等六种机动飞行状态下进行,这是中国救生系统型号研制史中最恶劣的救生状态试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2002年3月,成功完成了座椅海上自动开包试验。同年11月,进入设计定型,试样研制前后历经7年半时间。200312月,歼-10飞机火箭弹射座椅(即HTY-5型座椅)正式通过设计定型审查。

 要知道351米跳伞成功在世界坠机记录上都数一数二,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弹射座椅的可靠性。如1991年海湾战争中弹射逃生美国16名飞行员中有4名出现脊柱骨折(占总数字的25%)。

而近年来中国战机坠毁飞行员牺牲的案例多是因为避让村庄、人口密集区,但凡跳伞除去年海航飞豹飞行员夜间盲跳一死一伤外几乎都无大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先进弹射座椅伤亡比例,已经超越苏联著名的K-36D弹射座椅系列,性能领先世界。

 余旭的牺牲原因到底是什么?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弹射座椅虽然首当其冲,但事实上,飞行员能否紧急跳伞逃生,受很多因素影响。有航空专家接受采访时称:通常考虑的多是单机飞行时的脱离,对密集编队情况下弹射考虑不足。“金孔雀”梦留蓝天是遗憾也是警醒,许多设施和规程都有紧迫的改进需求,当然也包括弹射座椅的设计,也应增加相关考量,比如怎样调整弹射的姿态、角度等。这些问题要依靠更严密的设计加以解决。